曾灿

发布时间:2025-07-03 责任编辑:经济与管理学院  来源:经济与管理学院 





【个人简介】


曾灿,女,湖南沅江人,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,博士,硕士生导师,湖南省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聚落景观、文化遗产数字化、文旅产业融合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湖南省哲学社科基金等课题多项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《Habitat International》《自然资源学报》《地理研究》《地理科学》《经济地理》《地理科学进展》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全文转载或索引入选2024年度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 1%

【科研项目】

1)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,《湘西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景观原真性修复与差异化显性表达研究(24YJC850001)》,2025-2027 主持,在研;

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I赋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景观破碎化测度与时空演变机理研究(2025JJ60251)》,2025-2027 主持,在研;

3)湖南省哲学社科基地项目,《聚落“双修”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(18JD07)》,2018-2020 主持,结题;

4)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,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形成机理研究(19C0271)》,2019-2020 主持,结题;

5)长沙市哲学社科项目,《长沙市历史街道地名基因谱系整理与保护传承路径研究(2025CSSKKT82)》2025-2026 主持,在研;

6)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,《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视角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(CX20230464)》,2023-2024 主持,结题;

7)“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”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开放基金,《数字油画:湖湘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途径(22WHYC07)》,2022-2023 主持,结题;

8)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开放基金,《湘江古镇群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差异化保护利用研究(24CSWZD06)》,2024-2025 主持,在研;

【第一/通讯作者论文】

[1] 基于景观破碎化特征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模式研究. 地理研究, 2025,44(3):770-784.CSSCICSCD

[2] 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的缘起、发展与多学科扩散.人文地理, 2024,39(6):15-22.CSSCICSCD

[3]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its landscape gene mapping. Habitat International, 2023,135. Doi:10.1016/j.habitatint.2023.102808. (SSCI一区 top)

[4] Features of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western Hunan, China. Scientific Reports, 2023,13(1):18633. Doi:10.1038/s41598-023-45099-y. (SCI二区)

[5] 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视角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. 地理科学, 2023, 43(11): 1973-1982. CSSCICSCD

[6] 美丽中国中脊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及活化策略.地域研究与开发, 2023, 42(6):86-92.CSSCI扩、CSCD

[7]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的系统特征、研究趋势与框架.地理科学进展, 2022, 41(10):1926-1939.CSSCICSCD

[8] 聚落双修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:以祁东县沙井村为例.自然资源学报, 2022, 37(8):2018-2032.CSSCICSCD

[9] 国家工业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:以中国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为例.热带地理, 2022, 42(5):740-750.CSCD

[10] 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类型识别与振兴对策: 以湘西州凤凰县为例. 经济地理, 2021, 41(12):167-176.CSSCICSCD

[11] 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研究: 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.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1, 55(2): 278-288.CSCD扩)

[12] 数字化生存下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策略.长沙大学学报, 2022, 36(4):29-36.

[13]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: 以江永县上甘棠村为例. 华中建筑, 2022, 40(2):77-82.